行业洞察|Reflecting on Safety——航空安全“沉思”
新建的空客(Airbus)安全中心旨在提醒其员工商用航空安全的进展以及自满和错误导致的悲惨后果。
——英国皇家航空学会会员蒂姆·罗宾逊(Tim Robinson)图卢兹报道。
英国皇家航空学会会员A.G. Lamplugh机长表示:“航空本身并非天生危险。但是相比于海运,任何粗心、失能或疏忽将导致更加无情的灾难。”
毫无疑问,尽管空中交通流量每隔15年会翻倍增长,但是经过技术、培训和运营等方面数十年的改进,商业航空运输已经变得极其安全可靠。自喷气时代诞生以来,伴随自动驾驶系统、玻璃座舱、盲降系统、地形警告系统、电传操纵系统、交通提醒与防撞系统、标准化无线电用语、机组驾驶舱资源管理的应用,以及疏散和运营改进等方面的发展,根据安全数据统计,致命航空事故从1958年的每百万航班11起下降到2022年的每百万航班0.07起。
然而,这些进步和改进,无论多么微小,最终都可以追溯到致命事故。调查人员不遗余力地确认客机事故原因以为行业发展在技术、培训及运营方面提供解决方案,最终使得今天民用航空运输业高度规范化,不论是恶劣的平流层环境、白天或是黑夜、雾天或是恶劣天气,民用航空安全运载着数百万旅客翻山越岭远渡重洋 ——但现在这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却在我们绝大多数人眼中是理所当然。
Constant vigilance
警钟长鸣
与此同时,最近商业航空界发生的几起有惊无险的事件,包括美国发生的几起跑道入侵事件,也成为一种对自满的警示——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最近召开了一次安全峰会,以应对上述不安全趋势并试图扭转局势。由于担心手动飞行技能退化,美国相关机构建议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尽可能多地采取人工飞行方式,以避免在出现问题时盲目依赖自动驾驶系统。
Airbus Safety Promotion Centre
空客安全促进中心
这些展示包括自喷气飞机时代初以来典型飞机事故时间表。按照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分类,分为飞行中失控(LOC-I)、跑道入侵和控制飞行撞地(CFIT)等,同时覆盖了技术、培训和运营方面的进步,展示了多年来重大事故如何促使变革和提高航空安全性。
Learning from mistakes
从错误中学习
但是,人们对电传操纵系统技术和空客飞机首次引入其使用产生了许多疑虑。另一个则展示显示了最新的“第四代”客机,如整个空客家族,以及波音777、787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E-Jets等机型,这些飞机都配备了电传操纵系统包络面保护系统。这些新一代客机通过减少控制飞行撞地(CFIT)事故,进一步提高了飞行安全。在过去十年的平均数据中,“第四代”客机的事故率约为之前引入玻璃座舱、飞行管理系统(FMS)和近地警告系统的“第三代”客机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在安全促进中心里,交互式虚拟现实演示使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新的安全增强措施,他们会被置身于空客A350的驾驶舱中,这些增强措施包括虚拟仪表着陆系统(ILS),NAIADS(新型空中惯性自动数据系统)可保护免受不可操作和相互冲突的空气数据探头的影响;ROPS系统能提供对短跑道的感知,BACF系统使用飞机作为跑道表面“传感器”,使机组人员能够告知后续飞机地面道面是否湿滑;还有“软复飞”技术,可降低感知上爬升过陡的错觉的可能性。最后,考虑到美国最近发生的事故,也许最紧迫的重大挑战是需要SURF-A系统使用算法通过ADS-B数据来检测跑道入侵事件及飞机停在机场时彼此之间较近距离影响。
空客A350驾驶舱
The accident investigation process
事故调查步骤
最大的展示区域用来展示一块引擎联盟(Engine Alliance)的发动机包皮,该发动机包皮来自于2017年法国航空的A380客机,因一次不可控故障坠落在格陵兰岛上。通过卫星图像、探嗅犬、(非致命性)事故3D扫描以及从冰中复原技术以寻找AF66航班碎片。航空业不断以刨根问底、追本溯源的精神努力确定每起事故案例的原因。巴尔杜表示,这种情况的原因多为“冷停留疲劳”,这提醒人们,无论该现象在统计上多么罕见,仍然可能成为事故发生的新的原因。
A pledge for zero accidents
零事故承诺
或许会有人会问,在一个聚焦飞行安全且拥有大量SMS(安全管理系统)培训、安全课程、执照及出版物的行业,为什么还要设立一个新的中心?在更高层次安全水平的背景下建立的空客安全促进中心解释了安全至关重要的原因,以及通过过去事件吸取教训的必要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心内设置了一个以飞机客舱为主题的会议空间和咖啡站,供员工与管理层一起讨论安全问题,并通过展览进行反思。空客希望员工重新回顾公司历史上每一次至暗时刻,通过确保这些事故不再发生,为未来做好准备。
尽管这个中心仅在二月份开放,但种种迹象表明它是十分成功的。除了自己的员工,空客表示“欢迎我们的供应商、客户和其他航空业专业人士来访”。公司现在计划在其他地点再次使该模式,建立更小规模的安全促进中心,以帮助传播空客的安全理念,即:“我们不断努力,共同提升安全性,以追求零事故安全目标。”
Summary
总结
在日本航空和波音公司设有类似中心之后,空客实时新开设的此安全促进中心基于以下几点原因。首先,航空业现在正在从由新冠疫情(COVID-19)引起的低谷中强劲复苏,使得空中飞行的飞机数量增加,航空公司的订单不断回升,导致安全压力再次归来。其次,正如前面提到的,刚进入航空业的新人,由于在一个看似自然安全可靠的航空环境中长大,可能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发生在早些年代的那些航空事故。最后,从737 MAX事故的警示中,整个航空业都心知肚明的担忧是:如果不回顾历史,正面问题,永保警惕,类似事故将可能会再次发生。正如巴尔杜所述:“安全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业”。